近日,上海警方将21世纪网的主编等人带走,因他们涉嫌新闻敲诈,而与他们“合作”的正是业内知名的财经公关公司润言、鑫麒麟,一时间,21世纪、财经公关成为微博、微信朋友圈的热门话题,也引得财经媒体人和公关人士人心惶惶。
在财经公关这一专业领域,润言还是响当当的有名,其官网上介绍“已为境内外超过1000家优秀上市公司成功提供服务”。相关资料现实,早在2009年,润言就和21世纪就“有关系”,当年12月10日出版的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上,刊登了一篇《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遭遇》的文章,该文引用一家上市公司董秘的说法,曝光了润言向企业要钱、然后帮企业撤负面稿件的做法,不过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当天就发表“致歉声明”,称该文“引用部分受访者内容未经完全核实”。这一蹊跷做法,也不得不让人怀疑如今21世纪网的遭遇。
该文仍然无法考证,但揭示了润言的问题也可窥见一斑,比如“有润言北京员工称,润言深圳有同事参与项目并熟悉上市公司的情况,希望与记者面谈。……面谈期间,深圳润言以礼物和购物卡相赠,被记者拒绝”。也就是说在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刊发了某企业的负面新闻后,润言以对记者送礼的形式,想帮企业“灭火”。
此后网上有诸如“联合媒体发负面稿,润言让拟上市公司频中招”、“润言财经公关非法敛财的背后”的帖文,指责润言“采用恐吓手段让客户被迫做出巨额媒体投放”、“财经公关最常用的招数就是行贿”、“向上市公司拍胸脯能搞定媒体”,这样的网帖也未经核实,但是此次21世纪网案件的爆发,让传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印证。
曾在财经公关机构担任董事合伙人、顾问等职的宋清辉在今年8月发表的一篇文章《财经公关:IPO远不止是搞定发审委》中,便教拟上市企业如何挑选财经公关公司——“有的财经公关会说和某某媒体关系很好,暗示如果不选他们就会报道我们负面,我们如何应对呢?……若不差钱的话,还是进行合作为好,花钱买的是一个放心。古人云:旱则资舟,水则资车,以待乏时”。
关于“灭火”,财新的《IPO有偿沉默》这篇报道中也有详细的论述,财新的另一篇《发审的秘密》这篇报道中,记者采访了一位财经公关公司总经理,他介绍了财经公关公司如何搞到发审委员的名单:“有公关公司派四五个人天天盯在证监会门口,看发行部的人抱着企业发审材料出来了,就派人跟上。如果材料送到财政部了,那就是财政部的那位发审委员审;材料送到发改委了,就是发改委的那位发审委员审。虽然是笨办法,但很有效。一份名单可以卖一百万元。”当希望上市的企业拿到发审委员的名单后,就可以针对性的“疏通”,让发审委员为企业上市开绿灯。
在财经公关公司业务中,“IPO财经公关”是首位,企业IPO过程中,财经公关公司要帮助企业通过发审,掐灭负面报道。除此之外,还要给分析师、机构投资者、上交所或深交所打点送礼,可以说要打通各种关节、摆平各方关系。用一位财经公关人士的话说:“我们干的全是脏活,累活,帮助客户做一些他们不能做的事情,以使他们隔离风险。”
而据上海警方透露,21世纪网部分采编经营人员勾结上海润言、深圳鑫麒麟等财经类公关公司,专门寻找具有“上市”“拟上市”“重组”“转型”等题材的上市公司或知名企业作为“目标”对象进行非法活动。这些问题导致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如履薄冰,战战兢兢,有问题的自然要想方设法掩盖问题,没问题的也宁愿息事宁人,所以对审核人员、对媒体的公关自然不会少。
腾讯网今日话题指出,正因为中国的媒体竞争不充分,缺乏相互监督(中国新闻界有一条不成文的陋习,就是媒体间不相互批评),才会使有偿新闻、敲诈新闻大行其道。如果媒体竞争能得到充分释放,那么行业自律会变得更强,即便警方不出手,也将很少有媒体再敢和财经公关公司勾搭。(综合)
同步更新到我的新浪博客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7ecc42b80102v2a9.html
评论